脱氨膜中试设备
脱氨膜中试设备
脱氨膜中试设备
脱氨膜中试设备
+
  • 脱氨膜中试设备
  • 脱氨膜中试设备
  • 脱氨膜中试设备
  • 脱氨膜中试设备

脱氨膜中试设备

脱氨膜中试设备专为科研实验工作者设计,适用于氨氮脱除试验及科学研究。该设备系统功能齐全,外形小巧美观,操作便捷,是SCI-NANO公司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及客户反馈精心研发制造的产品。设备可根据实验的具体水量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,充分满足科研实验的多样化测试要求。

所属分类:

产品咨询:

产品描述

脱氨膜(除氨膜)中试设备

脱氨中试装置采用定制化撬装设计,满足客户脱氨实验需求,即装即用。以下为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。

脱氨膜中试设备使用建议:

1、检查管路连接:

实验前,务必仔细检查原水管路与酸循环管路是否通畅,确保管路连接正确无误。

2、准备酸吸收液:

在酸循环桶中加入40升45℃的自来水(需注意,45℃并非固定值。由于原水与酸吸收液在膜内流动时会发生换热,酸吸收液的温度应根据原水温度进行适配),然后添加浓硫酸,将pH值调节至0.5 - 1.5之间(建议酸吸收液的体积不少于40升) 。

3、准备原水:

在原水桶内加入40升原水(原水体积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,但建议不少于40升),将原水温度升高至40 - 45℃(原水温度可按需调整),之后加入碱液,将原水pH值调节至11.5以上(pH值同样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)。

4、开启酸循环泵:

在原水升温过程中,提前开启酸循环泵,并将流量调节至480L/h(流量并非固定值,正常情况下为原水进水流量的2 - 4倍,可通过测量体积来计算流量)。

5、开启原水泵:

待原水的pH值和温度达到实验条件后,开启原水泵,将流量调节至120L/h(原水进水流量也并非固定值,可通过测量体积计算)。

6、取样测试:

在实验稳定运行10 - 15分钟后,对进水和出水进行取样测试。

7、膜组件清洗:

实验结束后,需要对膜组件进行清洗。将原水桶和酸循环桶内的液体全部更换为清水,并将水温提升至40 - 45℃,让装置继续运行10 - 15分钟。清洗完成后,取下膜组件并沥干水分妥善保存。

以上提供的是理想实验条件,客户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实验条件 。

注意事项:

1、可调整参数:

原水及酸吸收液的pH值、原水温度、原水及酸循环流量等参数均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。

2、安全防护:

本装置在实验过程中会使用到强酸、强碱,并且含氨废水在加入强碱后会产生氨气。因此,建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实验,同时实验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,方可进行操作。

3、搅拌均匀:

在向原水中加碱调节pH值时,务必充分搅拌,防止NaOH在原水桶底部结块。

4、防止干烧:

运行过程中,加热器必须完全浸没在液体中,避免因干烧引发安全事故。

5、流量调节:

如需调节原水进水流量,必须同步调节酸循环流量,确保酸循环流量为原水进水流量的2 - 4倍。

6、监控酸吸收液pH值:

酸吸收液为循环使用,在设备运行过程中,酸吸收液的pH值会逐渐升高。因此,在运行时需密切关注酸吸收液的pH值,及时补充浓硫酸,以维持酸吸收液的pH值在1左右。

7、出水口高度:

原水出水口位置需高于设备整体高度。这是因为若原水出水口低于膜上出口,会产生虹吸效应,导致膜内产生气泡,进而影响脱氨效果。

8、停机顺序:

实验结束时,停机顺序为先关闭酸循环泵,再关闭原水泵。

9、脱氨效率:

单级脱氨膜的脱氨效率在60% - 90%之间,具体脱氨效率需根据不同的水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。

关键词: 脱氨膜中试设备

推荐产品

欢迎您的留言咨询

我们的工作人员将会在24小时之内(工作日)联系您,欢迎拨打服务热线:136 5560 7220